- by Shimin Fang

·方舟子·
上次我谈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白马酒店》对铊中毒的症状和铊投毒的方式描述得非常准确,被称为铊投毒教材;国外有很多案例都是凶手看了这本小说后得到启发,才想到用铊来投毒。贝志城对此很不以为然,说《白马酒店》对铊中毒症状和铊投毒方式的描写有很多的错误,看了之后能做出铊中毒诊断和用铊来投毒的可能性很小。
贝志城对《白马酒店》这么熟悉,也对铊投毒这么熟悉,他是什么时候看过这本小说的?他说,他在朱令中毒之前没有看过这本小说。朱令中毒之后,他发起了互联网上求救,有国外医生在诊断铊中毒的回信中提到了《白马酒店》,他才认真地看了这本小说。
贝志城讲的这个故事是完全不可信的。我看过一些外国医生当时的回信,他们给出的诊断意见都是就事论事,写得很简单,并没有引经据典,建议去看什么书。如果要建议看书,也应该建议看哪本医学教科书或者哪个医学文献,怎么会去引用一本侦探小说呢?
而且,贝志城在求救信里特地说明了病人是一名化学系学生,所以做出铊中毒诊断的医生首先想到的是朱令可能在做实验或别的什么原因接触到了实验室里的铊,并不会立即想到有人投毒。个别医生也许思维比较严密,如果知道没有接触过铊,会考虑到投毒的可能性,但也不会因此就建议去看《白马酒店》这本小说。既然知道有铊投毒的可能性,又何必去看这本小说呢?《白马酒店》并不是人尽皆知的世界名著,它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里都算不上最出名的。最出名的是《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一般人不知道《白马酒店》。这本小说是1961年出版的,距离朱令中毒已经过了三十多年,国外的医生怎么会对这本小说了如指掌,甚至认为中国人都知道这本三十多年前出版的英文小说,还建议别人去看,这有可能吗?
ncG1vNJzZmiekaO0tLTIpqCnZqOqr7TAwJyiZ5ufonyxe5RqbQ%3D%3D